第二十八章 散啤背后-《重返1977》
第(1/3)页
不能再跳舞了,夏季业余生活再次变得枯燥起来,许多年轻人因此萎靡了。
但上岁数的人也未准就打得起精神来。因为对他们来说,大热的天儿,虽然跳舞的喧闹没了是件好事,可啤酒没了就是件坏事了。
要说起啤酒这东西,其实老京城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待见它的,有一个相当长的适应过程。
像建国后,除了少数家境优越的人,京城的普通市民对啤酒的味道大都很抗拒。不仅品不出它的香味儿和杀口劲来,还讽称其为“汤药”、“马尿”。
后来到了六十年代初,人们才渐渐的改变了这个观念,从不接受到逐渐接受。
而七十年代,是“散啤”消费增长的黄金时代。因为价钱便宜,比汽水冰棍都解渴,从本质上说,又是一种瘾品。京城的人们不但爱上了它,简直可以说是“追捧”。
但由于是在“运动”时期,虽然喝得人多了,产量却没能随之增长。于是“散啤”变得越来越不好买,价格也从两毛一升,两毛六一升,四毛一升,一直涨到了现在的五毛六。
可哪怕到了1980年的夏天,京城几乎所有老少爷们都已经把打一暖壶“散啤”,当成消夏必不可少的享受了。此时的京城却还是只有两家设备陈旧的老啤酒厂。
一家是民族资本“双合盛”改的“五星啤酒厂”,一家就是日本人“麦酒株式会社”改的“京城啤酒厂”。
这两家啤酒厂哪怕开足最大马力,一个月也只能生产不到三千吨啤酒。如果按照当时京城人口466.5万人计算,每人每月还分不到一瓶。
可就是这么一点也不能全部投放到市场上去,因为大部分啤酒都卖给了协作单位,没有进入市场。还有一部分是专门供应特殊商业系统、大宾馆和政府招待所的。
实际上直接投放到市场,普通消费者能买到的啤酒每月不足百吨,这一百吨绝大部分还都是散装啤酒。
想想看吧,三千吨,每月一个人才不到一瓶,一百吨就更甭说了,连一酒盅都到不了。
所以这一年也就成了京城历史上,啤酒供应最紧张的一年。而本来就供应趋紧的夏季当然是这一年供需矛盾爆发,到达极致的时候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