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多引导学生思考……” “怎么引导呢?” “讲题还好一些,如果是讲基础知识,怎么增加引导学生思考的内容?” 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 王浩和办公室的几人打听了一下,还问了一下周清源,知道了一个老教授-- 王焕新。 王焕新已经有五十九岁了,但依旧只是副教授,主要因为科研上没什么突破,发表过的大部分论文都和教学有关,他公认是学校里的优秀老教师,学生们对他的评价都不差。 只是,可惜。 教学做的再好也很难提升职称,他到现在依旧没有升为正教授。 办公室的人有各种小道消息,朱萍就非常肯定的说,“学校正打算趁着‘去除唯论文主义’的热度,想给王焕新提一下正教授,教学型正教授。” 这是极为稀少的。 王浩知道王焕新的教学能力很强,下午就去听了王焕新的课,课后还找到王焕新,讨论了一下教学问题。 王焕新对王皓非常热情,他感慨的说道,“真没想到,还有人能找我交流教学问题。” “现在像是你们这样的年轻教师,关心的就只有科研,只有论文,但是,教师啊,最重要的是教学生,把学生教好才是第一要务!” “科研做的好,论文写的好,不如去实验室当研究员,不如去当个作家。” 王浩点头表示同意,“我就是希望能教好学生,让课程变得更有效率。” 王焕新确实很高兴,他主动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王浩提出‘如何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他还很详细的举了好几个例子做说明。 两人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 直到发现王焕新显得有些疲惫,王浩才满口的感谢后离开了,他感觉自己的收获很大,对于‘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也了解到好几个窍门。 这些总结在一起,甚至可以写一篇‘教学类’论文。 但是,他的思维还是被逻辑所主导,牵扯到做总结、写论文时,马上就想到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多做思考,教学效果不一定好过。” “针对基础内容的教学,只要让学生记住、理解就可以了,那么怎么判断,引导学生思考能带来更多的知识和灵感?或许原来的教学方法更好呢?” 这是不确定的。 王浩倒是想到了一种判断方法,“如果只是给单独几个学生讲课,学生的智商相对一般,理解知识内容有难度。” “用两种方法,讲两个难度类似的知识做对比,也许就能知道,哪一种方法更好?” “那么找谁呢?笨学生、笨学生……” 王浩连续念叨着‘笨学生’三个字,脑子里顿时出现了对门一胖一瘦两个女孩的身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