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却反了过来,需要跪拜的赵教谕成了维护者,那个华族的元首却成为了反对者。 众人乐得看这场好戏,只有学正张远芳担心董良说不过赵国栋,最后恼羞成怒,让府学断了供奉。 “史书是胜利者的清单,就像我董良现在控制了东番岛,那么我可以花钱组织一帮子人编写史书,自然是按照我的要求,然后我再在印刷作坊中刊印出来,让学院的学生都要读我编的史书,如此经过了几代人之后,大家是不是都觉得这些是真实的历史?” 董良的一段话,独辟蹊径,让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 是啊,虽然说起来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在座的都是读书人,大家并不笨,也有一定的见识。 “元首,您这是小看了读书人的骨气,不要忘了还有太史伯这样的人,他们宁愿去死也要用自己的笔将历史给记录下来。”赵国栋随手就又找到理由反驳董良。 太史伯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齐国时期,有一个大夫叫崔杼,他杀掉了自己的君主齐庄公,自己坐上了王位。 这时,作为史官的太史伯就按照事实真相记下了弑君夺位这四个字。崔杼自然不愿意,他让太史伯修改史料,将齐庄公改为病死,不管崔杼怎么说,太史伯坚决不改。 最后,崔杼就杀害了太史伯。按照当时的规矩,由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接任太史之职。但是他依然做出了与哥哥一样的选择,然后同样被杀。接下来是老三,太史一家坚持史家的原则。 直到老三被杀,老四接任太史,依然如此。崔杼这才放弃篡改历史的想法。 赵国栋以为,这次董良无话可说了,殊不知,他正好引出了董良接下来要说的话。 “是啊,读书人的骨气,赵教谕所说的太史伯是史家的风骨,那么我们再来说说满清读书人的风骨。众位觉得明清以来,读书人的风骨还有多少?是大明一朝的党争误国,还是大清一朝的奴颜婢膝?” 董良的话,一针见血,句句诛心,治重疾需要用猛药。 满清一朝对华夏最大的伤害就是其奴化政策。 正是这种奴化的政策,让原本充满血性的华族,在近代列强不断入侵之下,逆来顺受。 正是这种奴化的政策,让华族经历了百年屈辱。直到今天依然是余毒未尽,有些人依然在崇洋媚外,觉得西方的空气都是自由的。 甚至出卖自己民族的利益,以博取洋人的欢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