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八章 拼音表-《怒海覆清1852》


    第(2/3)页

    这种反切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不知道圣的发音的人,也不一定知道恩是什么发音啊。

    董良没有将汉语拼音的功劳揽到自己的头上,而是说这是华族组织人编纂的。

    这在一般人看来确实是一项巨大的功绩。不过在陈澧看来,用洋人的字母,来标记发音却有些不妥,这会让蒙学的孩子,误以为洋人的文化更加的先进。

    “元首啊,这拼音采用洋人字母代表汉字声韵,是否会让华族的孩子以后觉得,洋人的语言高于我华族的语言。为何我们不自创一套符号代表声韵呢?再有了,这拼音运用下去,会否会出现有人不愿意学习汉字,而是用拼音来代替。”

    陈澧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要知道后世的朝鲜人就是摈弃了汉字,而是用拼音文字,不过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就是拼音没办法区别同音的文字。

    担心董良以为自己是来找茬的,陈澧继续解释道:“秦时发明了隶书,本就是一种给普通平民的看的简单文字,后来隶书却取代了小篆,这说明汉字在越来越简化,因此老夫也担心汉字最后被拼音取代,毕竟拼音比汉字更为简单。”

    董良知道陈澧是出于一个读书人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才来找自己说这些话的。

    因为在一般的上位者看来,这似乎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你来找上位者说这些事情,不就是找茬儿吗?

    然而,董良的思路与普通的上位者就是不同。

    他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

    在董良看来文化是文明的核心内容,一个优秀的文明,必然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陈先生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不排斥西学,但是这样照搬洋人的字母代表拼音确实有些不妥,这个可以改,不过新的符号同样要简单易记才行。”

    “我们华族奉行人人平等的政策,这种平等有很大一方面是体现在教育上,汉字的复杂化会提升学习的成本,从而让很多人失去学习的机会。以前说十年寒窗苦读,才能算是初步学成。”

    “但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没办法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读书,他们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我们华族正在推广教育,在各地建立蒙学,初步的目标是让一个文盲,用三年的时间学会读写,这是最基本的教育。也许用不了多久,所有的华族孩子都会读书,至少书上的字都能够读懂。”

    “做到了这种程度,哪怕是离开了学堂,他们也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

    华族的教育理念确实是开创性的。历朝历代都说要教化百姓。

    读书人更是将这句话天天挂在嘴上,但是陈澧知道,朝廷并不想真的教化百姓,他们只想让百姓听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