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借势-《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第(3/3)页

    “董师、祝师,不妨推动一下,除保密资料之外,复制所有的资料,直接下发各处的中医院。

    新建中医资料馆,或是中医图书馆,这样一来,资料的备份也多,各地散落民间的医书,也能收集到很大一部分。

    此事,事涉中医的大传承,你们二位,不仅是要尽力而为的,而是必须要促成。

    泣血觐见或是抬棺而谏,必要的时候,也要有人站出来。

    董师,我看你之前说的五人就不错。

    这些事的层次太高,我就出出主意,你们经手操办吧。

    这段时间到明年的五六月份,日报这边的报道不会断,我这边权当是给你们造势了。”

    董师谈及中医院,李胜利这边的想法就多了,散落在民间的医书太多,以中医院为主体,搜集一下也算是顺势而为。

    有了赤脚医生,有了医院,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一下中医书籍。

    至于四大中医院之外的中医院,许多都是县城的小医院。

    四九城周边的乡镇卫生所,条件也就那鬼样子,更别说下面的县城、乡镇了。

    许多县城,可能都比不上四九城这边城郊的乡镇,西医院是没条件建设的。

    搜罗一下本乡本土的中医,建个不伦不类的中西医联合医院,经过启发之后,也就可以成为许多地方的变通之法了。

    中医师或是医家,拿着针管打消炎药,也不是什么荒诞的事儿,条件所限而已。

    下面建了医院,上边还是有能力拨发物资的,中医院拨点西医器械、西药,也不是什么怪谈。

    中西医结合,更多的还是医疗条件不足露出的窘迫。

    为什么很多人推崇这个结合,因为下面那些不伦不类的中西医结合,也确实能祛除很多的疾病。

    缺医少药的状态下,一片大白,能治疗的疾病也是多种多样的。

    普通病症用大白,疑难杂症用中药,上面再派下来几个大学生、医专生,医院也就能稀里糊涂的站住脚了。

    半吊子加中医,许多东西拿不起来,许多东西也舍弃不了,混着混着,也就成了真正的中西医结合。

    当然这也就是条件实在不好的地方,大部分医院的西医还是可以撑起架子的。

    可无论是中西医,都是金字塔的结构,人往高处走,也不是瞎话。

    对比大中城市,小县城的医疗水平确实不高,让风雨再刷一遍,以后小学毕业经过培训进医院执业,也就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对比下面的赤脚医生,县医院之类条件还是极好的。

    十五六岁就直接上手医治病患,药死了人,也多半没人追究,这才是赤脚医生初期的状态。

    李胜利的想法,是把建医疗图书馆的差事,推到乡镇卫生所一级。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的项目需要的财力太大,能不能到县医院一级,李胜利这边都是存疑的。

    但许多事,看着难,做起来又很简单,只要有人启头,只要有个大概得眉目,照猫画虎的人多的是。

    如果建资料馆、图书馆的事,真能推的下去,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城里有培训,下乡插队有学习的地方,想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赤脚医生的水平。

    “好,我们尽力推动,只是死谏之事……”

    听李胜利又弄抬棺死谏出来恶心人,经验老到的董师,不由的皱眉提了意见。


    第(3/3)页